我只是想記下心中感動之事。──清少納言
枕草子》是日本最早的一部隨筆文學,清少納言在寫作時從未想過要將這些隨意記錄下來的文章公諸於世,因此都是作者心情與思緒的真實寫照,以及對眼前的事件與景物的入微刻畫。全書共計305段,包括日記、感想與雜記三大類,內容多樣,展現日本人的審美觀點與當時的生活形態。
在日本文學史上,《枕草子》和《源氏物語》並稱平安時代之文學雙璧。作者將其近侍皇后的宮中見聞和體會,以隨筆形式記述,包括皇室生活、男女之情、人生體驗及山川花草等,皆以敏銳而優雅之筆抒寫,引人入勝,日本學界推許為隨筆文學之典範。
在作者眼中宮廷生活也如同家常日子,她所記得的總是日子中細微的紋理,朝政變亂、命運升沉這樣的「大事」她並不留意,她留意的是一朵花、一種表情,衣裳的顏色、深夜的鳥鳴,她說這是「有意思的事」……
清少納言 (せい しょうなごんSei Shounagon)(966/967~1013?)
原名不詳,此名為其在宮中供職時的稱號。「「清」是從她「清原」這個姓來的,「少納言」是借自親族的官名。
清少納言自幼家學淵源,是梨壺五歌仙清原元輔之女,曽祖父是古今和歌集的代表歌人清原深養父。深通歌道,又熟知漢學,曾入宮擔任定子皇后的女官,與當時平安朝另一位才女紫氏部(源氏物語作者)齊名。代表作《枕草子》為日本隨筆文學的始祖,千百年來哺育和滋潤著日本人的審美情趣,對現代日本文學影響甚巨。
讀枕草子,在生活的邊邊角角,處處可見細膩的驚嘆和對人生的留連。有人把枕草子譯成“My Favorite Things”,也就是“我最喜歡的事情”,可謂比較貼切。枕草子,只管關乎于“我”、“我的感覺”。
《 枕草子》裏有一句是敘述“越大越好的東西”,當時我心中暗道“西瓜和月亮越大了越好”,結果枕草子裏說“和尚越大了越好”!看得人拊掌大笑。枕草子裏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“…是有意思的”、“…是有趣的”。如此醉心於生活中這些讓人會心一笑乃至於哈哈大笑的片段,古有之,今有之。寒風起處有人悲秋,有人卻在大笑那些腦滿腸肥的菊花!人到樂處,何妨把人擬物,把物擬人,處處有趣,物我不分。
隨筆,是一種零星加靈性的寫作。可無理,但不可無趣。情必近於癡而始真,才必兼乎趣而始化。
于會心處大笑,得真味時癡狂。亦癡亦趣,不枉此生!
書名的由來,清少納言在後記有說明。據說,定子的哥哥伊周於某天送了上等紙給皇上與定子。皇上命人書寫《史記》,而定子則同作者商討這些紙的用途。清少納言俏皮地說:「既然皇上是『史記』,我們就來個『枕頭』吧。」(「史記」發音是「siki」,與鞋底的「底」同音),所以清少納言才機靈地說出「枕頭」。皇后聽畢,極為讚賞作者的幽默感,便將所有紙都賞給清少納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