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期一會(いちごいちえ)是日本茶道中很重要的一種精神,意味「一生中僅有的一次相會」。簡潔來説,即是人生無常,任何光景都不會再有二次。
誰都不知道與對面之人茶會後,是否還有緣再會。如果視爲人生唯一一次的際會來對待,彼此都能感受到最深的領悟。
在戰國時代,出征前的武士會聚在一起享受茶會,今日一別之後,下次能否再會,沒有人預料的到,所以就以最後一次的心情,全心的參加,泡茶的人細心地準備所有的用品,無論一枝花、一幅畫,絲毫都不馬虎;喝茶的人也暫時忘掉其他的事,放下明日的廝殺,用心在此刻去感受主人的盛情。 就算有幸下次再見,物換星移,又是另一個「一期一會」。
就茶道來說,每一碗茶都是唯一的。這一次一起喝茶的朋友們,下次不見得能再聚在一起。就算人都一樣好了,風花雪月,四時心情,日子不一樣,茶的味道就不一樣。兩碗茶,無法有相同的感受。日本茶人在舉行茶會時均抱有「一期一會」的心態。
這個詞彙出自於安山陶土時代(1573-1603)茶僧千利休弟子山上宗二所著的『山上宗二記‐茶湯者覚悟十躰』後來經由江戶幕府末期的大茶人井伊直弼(茶名宗観)所著的《茶湯一會集》而廣為人知。書中這樣寫到:「追其本源,茶事之會,為一期一會,即使同主同客可反覆多次舉行茶事,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。每次茶事之會,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。由此,主人要千方百計,盡深情實意,不能有半點疏忽。客人也須以此世不再相逢之情赴會,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,以誠相交。此便是:一期一會。」
當茶事舉行時,主客均極為珍視,彼此懷著「一生一次」的信念,體味到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間轉瞬即逝,並由此產生共鳴。於是與會者感到彼此緊緊相連,產生一種互相依存的感覺和生命的充實感。這是茶會之外的其他場合無法體驗到的一種感覺。
茶道的精神內蘊:透過「一座建立,一期一會」的觀念顯示,即是人們得以相聚,形成一座,相聚的人必須認識到,每一次同席的人,一生中只有這一次相聚的機緣。即使是熟悉的友朋,亦得持這種心境,珍惜此一機緣,認識到人生如茶沫般的虛幻,轉瞬即逝,並由此而產生一種緊迫感和連帶感,在心靈中激發出電流般的美感
這種精神不只出現在茶會裡,也深植在日本的文化中。
這種「一期一會」的觀念,實質上就是佛教「無常」觀的體現。佛教的無常觀督促人們重視一分一秒,認真對待一時一事。